尼采说:“当你循着台阶向上走时,台阶也在延长。你往上,台阶也往上”我们的文明似乎正处于这样的台阶上,数字化、智能化推着我们向上,加速答案的获取,但与此同时,问题也依旧向上延伸,永无止境。
一方面,问题在更广阔的场域,以更多元的维度,更迅急的速度马不停蹄地产生着。“看不见的风景决定了看得见的风景”。卡尔维诺在《看不见的城市》中如是说。虚拟赛博空间的延展,开拓了人们的视野,我们从身边的小问题转向远方的各种问题,从过去对邻家是非、街边花草的好奇走向了“神州十六能否发射成功?”“西藏的人们都在干什么?”而日新月异的电子技术无异为之添上加速器。
另一方面,答案的快速获得无法从根本的质上完全解决问题,不但使旧问题遗留,还不断催生新问题。当以ChatGPT为首的一系列交互式人工智能风靡,并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当互联网更新迭代,突破地域限制连接远方,突破时间阻隔跨越千秋,我们的确解决了很多问题——这篇论文如何写?新冠如何预防?马王堆与三星堆有哪些秘密?但人工智能给出的答案只是解决表象,下一次你也许仍无法写出论文,而考古发掘的过程也依旧延续发展,他们并不能成为“源头活水”。
更何况,ChatGPT所写论文引发“学术造假”的伦理道德困境,AI绘画对著作权法提出新的问题与挑战,而陷于过大的数字场域也让附近消失,让共情褪色,导向冷漠,庸俗的马合困境。
问题的台阶永远延伸,了无尽头,仿佛希腊神话的“阿底顿”顽劣向你招手。陷于如此莫比乌斯环,现代人又该如何解决“问题”?
我想,也许“问题”并不一定需要“答案”。这二者本身便并非二元关系或是一一对应,而是在无序中共同发展,辩证对应。纪伯伦在《沙与沫》中言,“真理是沙漠中的绿洲,人与骆驼难以抵达的绿洲”。斯言不谬,问题不断产生,答案不断更新,真理不断超越,“没有绝对的真相”,有的是当下与视角。
那么既然绝对的答案不可企及,那么问题的存在又有何意义?《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》中有句话:“人是过程而不是目的;人之伟大,在于他是过渡与没落。”而越多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,正彰示人们探赜答案的伟大过程,正如黑夜的启明星一般给人以启发以灵感,以质疑,正承载着我们宝贵的好奇心,向文明深处进发。
在这个透明的社会,妥协的社会,倦怠的社会,我们需要答案,更需要如无数哲人先知一般,抬头发问,低头深思。
所以,不必畏惧越来越多的问题,就循着问题的台阶,拾级而上,也许某一天,它便会多到冲破人类的巴别塔,导向我们的新纪元。